不一樣的「生態登山」 聽森林說故事
「旅行中,人們總會想尋覓自己沒看過的事物,登山也是如此。」山問攀登嚮導、植群生態導覽員陳韋廷對於登山有不同的解讀:登山不只是攻頂或運動,甚至可以來個「生態登山」——以不同的視角去關注我們經常忽略的事情。
很多人走進綠意盎然的森林,卻覺得一無所有,只想滑手機或惦念著里程,其實在登山過程中,可以聽見此起彼落的鳥叫聲、腳踩著不一樣的樹葉與泥土,而這也是「登山路上的森林課」的目的:享受山脈壯麗與自然之美的同時,重要的是去深入了解植物的資源,擺脫「植物盲」症狀。
山問攀登負責人陳昱仁表示,喜歡爬百岳或登頂的登山愛好者,若能結合對生態的認知,整個世界就能變得更立體。「因此,我們以『協助大眾走進荒野前的協助者』自居,除了有增進登山技能的課程外,運用感官探索森林、在活動中傳遞生態知識的登山課更是重中之重。」
「一起吃、一起玩」是「登山路上的森林課」最大亮點,儘管要看季節跟機運,有些果實跟植物在早期台灣先民的眼中是個寶,甚至有些樹葉可用來擦屁股…如此在多層次感官的親身體驗中,不僅體驗先民過去的生活樣態,還能看見人類與環境共生永續的另一種詮釋。
山問攀登嚮導馬維駿補充,生態登山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每次帶團走同一山徑時,都會期待與稀有的動植物不期而遇。「縱使網路資訊也有落差與局限性,有些東西沒有實際體驗是很難入門的。」
「我們正在見證登山的典範轉移,」山問攀登執行長陳慧元說,過去登山是以「拍照記錄攻頂喜悅」為目標導向,現在則希望人們能重新看待人與山的關係,進而選擇多元的方式接近山,換句話說,你實際有沒有去過一座山,不一定是你站在哪裡,而是能不能說出你走過的那些路線其中的故事。
台灣因地理環境特殊,植群富於多樣性,原生植物種類眾多,政府也設置了國家公園或保護區加以保護,值得國人珍惜與驕傲。請點擊連結了解詳情或電洽02-2649-1681按2。「登山路上的森林課」有許多驚喜等你來發掘!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