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音:幼時的傷痛=人生的養分
拍了快40年電影,演員楊麗音今年以「一家子兒咕咕叫」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影迷都不敢相信這居然是她第一次被金馬提名,她的大銀幕處女作就是經典名片「兒子的大玩偶」,也因參與這部片,在踏進電影圈之初就跟著中影一大夥人出席過金馬獎頒獎典禮,看到熠熠星光而大開眼界,卻沒想到快40年之後,才終於輪到自己有機會「騎馬」。
楊麗音從劇場演員、歌仔戲裡的丫鬟到侯孝賢、楊德昌等名導電影裡的熟面孔,最大的轉變莫過於加入綜藝節目「連環泡」成為短劇班底,首度嘗到走紅滋味。
楊麗音自認不會演喜劇,直到演出李國修的舞台劇「沒有『我』的戲」,表現被王偉忠看到,說服她加入「連環泡」,隨著「連環泡」的走紅,節目班底也隨之紅遍全台,紅到她和許效舜、邰智源以「三口組」這個團體出了兩張唱片,演藝版圖更加擴大。
小時被家暴 傷痕一直留身上
在觀眾眼中,已有如「國民媽媽」的楊麗音,在開朗外表的背後,不諱言曾在成長過程遭父親家暴,自己還曾離家出走,過了一段辛苦的日子。如今過了好幾年,那些傷痛並未消失,仍會在不經意間出現,她形容:「就像有些按鈕被打開了,其實人的身體記憶了很多情緒,你自己都不知道原來這些一直留在身上。」
楊麗音很年輕就打工賺學費,小時候會被酒醉的父親責打,後來父親因違反票據法被帶走,讓她有如在「類單親」的環境下生活,母親忙著工作養家,她就和妹妹把大毛巾當成披風、將身體裹住,開始自演自唱,就像是歌仔戲表演一般,長大後很自然地往戲劇方向走,逐漸成為台灣影視圈的演技派女星,幼時的傷痛,反倒成為改變人生的養分,如果可以,她很想告訴當年的自己:「妳真的很棒,真的很勇敢,這年紀的小孩沒有做到的事情,妳都做到了。」
和父親和解 放下不想再受苦
每個人在世上,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功課,而「父母」、「子女」常常是功課中很重要的部分。曾經因為雙親受到傷痛的小孩,總會在父母年長、自己亦成熟之後,面對「是否和解」這個難題,楊麗音坦言:「我們總是會在文化、傳統觀念的影響之下,覺得自己應該努力與父母和解,其實大家是要真心想和解才和解,若是有被迫的感覺,心裡的不甘願反而會讓和解這件事變得更困難。」
她將心中背負的傷痛比擬為手上捏著石頭,時間久了,手會痠、會僵,何苦讓自己再繼續承受?就算沒辦法放下心中所有芥蒂、心甘情願與父母和解,至少不要再緊握著重擔不放,這樣會好過很多。
照顧好自己 不造成家人負擔
而她的母親現在年紀大了,失智又常常耍賴不運動,行動大不如前,讓她更體會到「把自己照顧好」的重要,她謹記如果能自己動手就自己動手,不要造成身旁人們的負擔,對彼此都好。
至於她在孩子面前,則自認是個「開車有點迷糊、平常在家會要求他們、但似乎不太讓他們害怕的紙老虎媽媽。」她車子裡雖然有兩台GPS導航,卻仍常迷路,小孩都會反問她:「媽,妳確定是這裡嗎?」甚至還要幫她當人體導航,或許因此讓她始終沒辦法變得很威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