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花費|退休後錢花更多?不要低估物價,想要有錢又健康養老,從累積「無形財富」開始
人生的道路沒有Google Maps,怎麼走,只能自己摸索。社會上許多平凡小人物的經歷,往往可以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指引,選擇正確並可行的理財道路,把握這時代往上的翻身機會!《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精彩試閱:
退休花費,花的錢到底會變多還是變少?
人到了退休之後,花的錢到底是比較多還是比較少?關於這問題,以前聽一些長者分享,大多都是「會越來越少」。因為孩子長大了,會自力更生,本身也因為年長,待在家中的時間比較多,開銷自然會比較少。只有少數零星個案,像是生病,或者為了幫兒女出一些頭期款或房貸,開銷才會變大。我也一直是這樣想的。
直到最近跟幾位友人聊天談到這個問題,才有了些不同的想法。其中一位朋友這麼說:「其實有錢開銷就會變大,比較沒這麼寬裕的,自然開銷就會減少。」另一位說:「其實老年生活要怎麼規畫,現在的人越來越有想法,不再只是窩在家中轉遙控器或睡覺,我也認同開銷會變大。」
「可是,養兒育女的過程中,同時要背負房貸或房租的壓力,一邊還有車貸與教育費,到了六十歲如果沒太多存款,那也沒辦法不是嗎?」我提出疑問。第一位友人接著回答:「是呀!這就是我們這一代未來的社會縮影。因為貧富差距擴大,本來就會有更多元化的退休生活方式。很多人工作三十幾年,好不容易積累一些財富,終於退休,可以好好享樂,開銷變大應該是可預期的。」國人的退休年紀,與日、韓、美相比
,算是比較早的。日本七十歲,韓國七十三歲,美國六十五歲,台灣則是低於六十歲。對照一下身旁一些已經退休的長輩,這還滿有參考性的。
工作到七十歲才退休?
相信會得到不少噓聲。台灣人比較喜愛的模式,往往是年輕時拚了命做事,先苦後甘,到了中晚年,就能比較早退休。台灣其實有不少人五十歲就退休離開職場。過去搭了無數趟計程車,也發現的確如此。
除了少數早年借錢玩股票大賠的、跟朋友合資做生意被跑的、自己開公司倒閉的,基本上,安穩上班還是有安穩的好處,不能說只有壞處,這是不公允的說法。安穩上班要發大財是真的有困難。就像公務員,也許不能大富大貴,但確實不少人都過著恬淡安逸的晚年生活。即使現在退休俸被改低了,也還過得去。
遇到無數司機,跟他們對談得知,反而比較多人都是因為太早退了,在家待了兩、三年,整個身體出狀況或太無聊。人太閒容易出毛病,這話以前年輕時只覺得狗屁不通,誰不想要整天在家追劇、睡覺、跑步、運動等等。但想像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很多運動習慣都是年輕時養成的。
年輕時也許真的都把時間放在工作上,這十分正常,但一週花一、兩個小時去跑跑步、在家做做體操都沒辦法的話,那年紀越來越大,卻幻想自己可以天天去運動,彷彿全身的肌力用講的就練出來了,那看在有在健身的人眼裡,也只能會心一笑。
退休錢不夠用?不要低估未來物價
不要忽略了「各種習慣的建立」。時代的變化很快,唯一不變的是運動會喘、會累、會流汗,但也會讓身體在運動完後得到舒暢感。聽了很多人在工作忙碌之餘,還不斷用更多的影音娛樂來陪伴自己的空閒時間,其實有些可惜。慢慢調整生活習慣,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財富是為了讓我們晚年有更多的選擇權,有更多的醫療資源可以使用。
運動是無形的財富,讓我們到六十歲後,依舊能夠活蹦亂跳
我們要當個健康又有錢可以享受退休生活的人,而不是「必須盡可能待在家」「必須縮衣節食」「節省水費、電費、瓦斯費」以確保錢夠用的老人家,這是沒錢才不得已的選項。假如可以的話,六十歲應該還有很好的精神,讓自己樂活到八十歲,甚至九十歲。
為退休不後悔,財富與健康我們都要盡力追求
學著如何更有效率的運用時間。這是受用一生的實在話,不是什麼心靈雞湯。畢大想跟你分享的是 ──正常來說,大多數人的模式都是退休後開銷會變少。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還沒有達到財務自由的階段,就已經來到職涯的最終站。例如六十或六十五歲,到了強迫要退休的年紀。
退休有高品質也有中品質的過法,就是不要讓自己變成低品質。因為往往會連帶健康,什麼事情都用「省」的角度去看,這樣也不好。假如可以繼續為社會奉獻一點心力,六十五歲之後還是有人會去找點事來做,多少增加一點收入。這也是一種延緩老化的方法,還能讓存款數字下降慢一些。
本文摘自《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2023/02/01先覺出版
【橘世代課程】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https://bit.ly/44stv2z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