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長輩沉默、安靜、難相處?小心患上「老年憂鬱症」

一般成年憂鬱症好發年齡層為20歲至45歲,而老年憂鬱症除年輕時已罹患之外,更好發於65歲以上的長者。 圖/pixabay
一般成年憂鬱症好發年齡層為20歲至45歲,而老年憂鬱症除年輕時已罹患之外,更好發於65歲以上的長者。 圖/pixabay

現代社會中,憂鬱症屬於相當常見的疾病,不過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高年精神科醫師田心喬指出,老年人若罹患憂鬱症,經常因為不擅表達、症狀不明而忽略了真正的病因。

田心喬說,罹患老年憂鬱 症的長者因不善表達情緒,變得沉默、安靜,最多僅會告知身體不舒服,如頭痛、腰痛等,但檢查後又沒有任何問題,常讓家屬傷透腦筋,此時就需由專業醫師團隊判斷,若為老年憂鬱症就要及早進行治療。

一般成年憂鬱症好發年齡層為20歲至45歲,而老年憂鬱症除年輕時已罹患之外,更好發於65歲以上的長者。

田心喬表示,當65歲以上長者首次出現疑似憂鬱症狀,因憂鬱症相當主觀,且長者在退休後常出現甲狀腺、營養不良等問題,會先對其進行全身健康檢查,確認身體是否真的出問題。

「老年憂鬱症自殺率很高,不容小覷」,田心喬呼籲,年輕人想自殺,多數會想起家人朋友,還有工作和夢想尚未實現,保護因子使自殺率降低,但長者的保護因子較微弱,如家中長者有寫遺書、曾說要自殺者,真的要特別留意。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高年精神科醫師田心喬指出,老年人若罹患憂鬱症,經常因為不擅表...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高年精神科醫師田心喬指出,老年人若罹患憂鬱症,經常因為不擅表達、症狀不明而忽略了真正的病因。 圖/陳夢茹 攝影

談及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方式,田心喬說明,老年憂鬱症以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為主。

非藥物治療著重於生活品質、外在互動及心理諮詢,而藥物治療會選擇短效型、藥物交互作用較小的抗憂鬱藥物,若藥物治療穩定,可轉介到老人日照中心進行復健,參與結構化的活動,不過仍要持續追蹤、回診,他建議可以多參加社交活動,甚至培養出自己的興趣。

田心喬指出,近年來大眾越來越關注長照 議題,民眾的醫療意識也逐漸提高,因此讓許多原本沒被發現的老年憂鬱症個案也浮出檯面,加上近期為後疫情時代,民眾與家中長者有較長時間相處,以自身門診量來看增加約2成,再次呼籲家屬,若家中長者有異常狀況,一定要提高警覺度。

|更多精選延伸

為人生2.0提前做好準備!我們將推出為橘世代量身打造的【無恐懼退休-理財攻略】,以及在家就能跟著教練群自我鍛鍊的【健身攻略】。全新VIP頻道!理財、健身雙管齊下,搶先獲得最新資訊》

更多新聞報導

家庭關係 陳夢茹 老年憂鬱 長照 高齡醫學

今年最想要寄出的卡片/給家人

「一轉身就忘記?」別怕!能夠做到這件事,就不是失智

延伸閱讀

36件藝術裝置逆風降落-台灣最南的藝術季起風了!

彈指間天人永隔-氣溫驟降,留意護「心」防猝死

12/20南投信義「踏雪尋梅」正式上場!梅花可望大爆炸

時令水果椪柑-又橘又綠該怎麼挑?記得4原則

相關文章

讓媽媽美麗遠行!女兒要求40年前「半屏山」髮型…遺體修復師1句話太暖

放假反而更累,無法好好休息?4招擊退「內在找碴鬼」舒緩身心

高薪爸養叔叔一輩子!晚年僅剩26萬養老…她決心逃出親情財務黑洞

總是報喜不報憂!你也陷入「隱性哀傷」陰霾?專家曝告別憂鬱解方

年輕人工作老喊累、不積極?別怪他們,可能是「烤吐司症候群」上身!

照顧住院母累到走路不穩…專家揭喘息服務救急:先把自己照顧好

熱門文章

常頭痛是警訊!「癌王」肺癌容易轉移,5部位不適速就醫

退休想住養生村?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房型比較一次看(含表格)

你家的鍋子=細菌培養皿?不鏽鋼鍋清潔3招必學,遇1狀況快扔掉

90%的人都做錯!浴室濕氣重「開窗or開換氣扇」,專家建議這樣做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