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大腸癌/初期看不出來嚴重恐病逝!預防「國民癌症」當心三症狀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4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榜首,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竟成了「國民癌症」。 圖/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4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榜首,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竟成了「國民癌症」。 圖/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大腸癌 已連續14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榜首,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罹患,隨著病患人數逐年上升,大腸癌竟成了「國民癌症」!加上過去2年多受疫情影響,民眾主動到醫院篩檢、追蹤的意願大降,也導致治療大腸癌的黃金期被拖延,使得病情加重。

萬芳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陳俊男透露,曾經有一名42歲女性,參加員工健檢3年來糞便潛血都呈現陽性,但她不曾進一步檢查確認,直到隔年因腹痛住院才發現罹患大腸癌第4期、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即使接受治療還是在2年後不幸離世。

大腸癌主要是從腸內的腺瘤 息肉 逐漸癌化所致,陳俊男比喻,腺瘤息肉就像「小樹苗」一樣任意在腸道生長,等到樹苗茁壯,惡化成癌症的機會將倍增許多。

而初期大腸癌並無明顯症狀,一旦持續出現血便、黏液便、排便習慣改變,如數日腹瀉、便秘,以及體重減輕與貧血等症狀,就可能是大腸癌前兆,此時最好透過糞便篩檢與大腸內視鏡檢查,釐清排泄異狀的源頭。

目前政府補助年齡屆滿50歲至75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期糞便潛血免費篩檢,統計顯示,當民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再到醫院做大腸內視鏡檢查時,可預防30%大腸癌發生的機率,接受檢查後多半能找到躲藏在腸道的小息肉,此時安排手術切除息肉,是防止大腸癌發生最有效的管道,早期治療存活機率也可高達90%。

陳俊男也指出,大腸癌雖是國人癌症第1名,但也是最容易從飲食及生活習慣中預防的一種癌症。民眾平日應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飲食盡量以白肉為主、紅肉酌量,若屬於大腸癌家族病史者、年齡滿50歲以上、肉食主義者等高危險族群,應該特別留意定期追蹤檢查,主動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治。

大腸癌雖是國人癌症第1名,民眾平日應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飲食以白肉為主、紅...
大腸癌雖是國人癌症第1名,民眾平日應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飲食以白肉為主、紅肉酌量。 圖/萬芳醫院提供

本文轉載自《幸福熟齡》,原文為:癌細胞是吃出來的,「這種癌」蟬聯14年癌症榜首!醫:出現3症狀要當心,一招有效預防癌王

│更多精選推薦↓↓↓

更多新聞報導

防癌指南 大腸癌 息肉 腺瘤 腸道健康

罹糖尿病20年險失明!醫曝:3妙招控血糖,半年後指數大逆轉

消暑迷思解惑!狂吹冷氣電扇 「這部位」受涼恐傷身

延伸閱讀

結石少吃鈣?營養師迷思大破解!預防「腎結石」這樣吃

上廁所發現出血!是痔瘡還是大腸癌?先看三指標

天熱喝水還不夠!除了運動飲料,缺水時還能補充哪些飲品?

肺癌篩檢納入「5癌篩」!5大免費癌症篩檢總整理

相關文章

午睡變健康殺手?研究:超過1小時恐增中風、糖尿病風險!

每4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醫建議65歲女性做骨鬆篩檢,避免5大恐怖後果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節氣雨水到來!養生重點在「這器官」保暖防寒、排除體內濕氣這樣做

痛失手足太傷「心」!研究指出:兄弟姊妹離世,心肌梗塞風險恐增66%

頻尿、尿急、尿不乾淨?醫師揭密「錯誤的上廁所習慣」讓妳膀胱越來越弱!

熱門文章

住院請看護「5醫院」免費!2025「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申請方式、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

「10年來冷最久冬天」隱藏吃電怪獸,耗電不輸冰箱!台電教6招省錢

新北市民專屬!最低6千入住新房,2025社會住宅申請條件公開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