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濕氣重不只有「水腫」問題!中醫揭6症狀4解方一次看

圖/潮健康提供
圖/潮健康提供

濕氣 重會有哪些症狀? 鼻過敏恐加重?

炎炎夏日到來,熱氣與濕氣加重之下,身體更容易有哪些不適?元新中醫 診所院長陳禹維中醫師表示,《黃帝內經》:「因於濕,首如裹」濕氣太重時會容易疲倦、身體覺得很重、做什麼事都打不起精神、食慾不好,吃一點點就飽、皮膚癢、下半身容易覺得腫脹、緊繃。

陳禹維中醫師指出,當濕氣太重時,很多人會感覺自己容易水腫;有鼻過敏、濕疹、或脾胃不好的族群,症狀也可能加重。另外,「濕性重濁」,一些筋骨關節不好的族群也會變得更嚴重,因此冷氣或電扇「切記不要直吹關節」!

圖/潮健康提供
圖/潮健康提供

哪些食物會加重濕氣? 中醫籲這兩物少碰

要減少濕氣對身體的影響,最好減少吃冰冷及甜膩的食物。陳禹維中醫師說明濕氣分為「外濕」和「內濕」,外濕與環境有關,如近期梅雨季濕氣就特別重;內濕則和飲食習慣相關,中醫的脾胃包含「食物消化」和「水液代謝」兩個功能,吃太多冰冷甜膩食物,容易影響脾胃機能。

陳禹維中醫師提醒,冰品吃多會讓脾胃的工作效率變差,就像在高速運轉的馬達上淋上冰水,會讓速度慢下來,而甜點因為高油滋膩難以消化,也會讓降低脾胃代謝水液的功能。

圖/潮健康提供
圖/潮健康提供

吃四神湯排濕氣! 豆花加綠豆清熱利濕

夏日濕氣太重可選擇有助利溼的飲食,陳禹維中醫師指出,四神湯、綠豆、豆花、辛香料皆能幫助排濕。四神湯含有山藥、薏仁、芡實、茯苓,皆有健脾利濕的作用,芡實不只入脾經還入腎經,也很適合消化不好的老年人食用。

綠豆清熱利濕、豆花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石膏,是中藥常用的清熱藥,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能,夏天時可吃一碗綠豆豆花,只要注意甜度,不失為夏季清熱養生的好選擇。

另外,辛香料能促進循環,幫助排汗,像胡椒、肉桂、生薑等等,適量食用能幫助排汗排濕。尤其夏天冰品吃太多時,吃辛香料不只幫助發汗,也能幫助腸胃運轉。有一句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師開處方」即為此意。

安排刻意流汗活動 按摩小腿幫助排濕

運動有幫助排汗、促進循環的重要作用,陳禹維中醫師建議,如果夏日白天氣溫太高,可在傍晚5-6時慢跑或騎腳踏車,安排讓自己刻意流汗的行程,有助於發汗排濕。不過,運動後回家不要立刻吹冷氣,記得先沖澡讓汗流乾淨,可以明顯察覺疲倦與水腫有所改善。

按摩也是有助排濕的方法,陳禹維中醫師指出,可按摩「三陰交」及「足三里」等穴道,或是直接沿著小腿、脛骨後緣,由腳踝往膝蓋的方向輕推,直接按摩整條脾經,也能達到效果。

本文轉載自《潮健康》,原文為:濕氣重不只會水腫 6症狀都是身體太濕!中醫揭夏日「清熱利濕」吃法

更多新聞報導

濕氣 消水腫 中醫 清熱利濕

潮健康

潮流是種態度,維持健康的觀念永遠不會過時。潮健康新媒體創立於2021年,擁有年輕、專業採編製作團隊,致力為華人都會男女打造一個擁抱潮流、享受健康的新媒體視野。隨時追蹤《潮健康》,開啟健康生活的時尚旅程。

多喝水還不夠!拒絕泌尿道發炎,四招預防方法記起來

40歲朱俐靜「乳癌」病逝!醫:不要認為還年輕,而錯過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

確診後遺症遲遲未消退 中醫對症下藥調理治療

夏季十大熱門「無咖啡因」茶飲排行 中醫最推「紅棗茶」

炎熱天氣容易造成「心」負擔!中醫:按一穴位有效緩夏日疲勞

清冠一號使用參考指引!中醫治療長新冠有優勢

相關文章

嘴唇長小水泡痛爆!唇皰疹不建議吃藥更不能擠破?這樣預防最有效

怎麼減都沒效?中年發福全因「脂肪在吵架」醫曝最新減重趨勢

不痛不癢卻奪命!那年6,791人死於這種癌:等到有症狀就晚了

每年40萬人腦中風,為何預後狀況差很多?醫指3大原因

爆瘦12公斤、衰老20歲!「1免疫疾病」併發肺纖維化恐致命

每天早上總是匆匆忙忙?做滿3件事讓你更健康,前2項不必花錢

熱門文章

90%的人都做錯!浴室濕氣重「開窗or開換氣扇」,專家建議這樣做

常頭痛是警訊!「癌王」肺癌容易轉移,5部位不適速就醫

這樣睡超傷身!「睡錯姿勢」當心傷脊椎、得青光眼

退休想住養生村?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房型比較一次看(含表格)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