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眼乾舌燥以為是更年期報到?原來是「乾燥症」找上門!

常見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以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 圖/freepik
常見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以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 圖/freepik

48歲陳小姐沒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幾個月前覺得口咽乾燥,猛喝冰開水仍覺無法解渴。隨著天氣轉涼,她更明顯覺得乾燥,起床睜眼有乾澀、異物感,聲音也變得低沉沙啞,經醫師檢查,確診為乾燥綜合症 ,可多吃甘涼的蔬果、少熬夜來改善。

部立台北醫院中醫 科醫師賴博政表示,乾燥綜合症是複雜的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好發族群為40至50歲女性,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發炎,常見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以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

嚴重時,患者甚至會覺吞嚥疼痛、喉嚨緊緊地作痛,用餐時配水喝才能順利吞嚥,甚至要改吃流質食物如布丁等,才能在較低疼痛感下完成進食。

賴博政說,乾燥綜合症會影響不同的系統,例如皮膚產生丘疹,或骨骼肌肉系統伴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及小關節炎,當病程進展到後期,常發生腎臟及肺臟受損,約6%至8%的患者有惡性腫瘤。

中醫師賴博政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者,要少熬夜,少吃炸物、燒烤、麻...
中醫師賴博政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者,要少熬夜,少吃炸物、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也要適量吃,避免症狀加劇。 圖/部立台北醫院提供

中醫將乾燥症歸於「燥痹」的範疇,認為病理是陰液虧損、清竅失養,因人體內局部失於滋潤造成化熱發炎,隨著病程進展,甚至會有「瘀」的現象。現正值秋季,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容易導致疾病加重。中醫會依照病程發展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的治療方式改善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

賴博政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是容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人,更應注意平時起居,需規律作息 、避免熬夜,少吃油炸、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與大量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可避免症狀加劇。

中醫師賴博政指出,秋季人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易導致乾燥症狀加重,可以滋陰潤燥、補...
中醫師賴博政指出,秋季人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易導致乾燥症狀加重,可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的治療法方改善。 圖/部立台北醫院提供

另外,中醫理論認為甘寒生津,患者可以多食用甘涼的蔬菜,如絲瓜、芹菜、青花菜、菠菜,以及水果類的柑橘、酸梅、西瓜、桑葚等。

若是秋冬季皮膚較為乾澀,可以使用凡士林、乳液,緩解皮膚乾燥。

更多新聞報導

養生 江婉儀 中醫 乾燥綜合症 規律作息 皮膚癢

「骨質疏鬆」如何正確補鈣?每日鈣質攝取量、6類含鈣食物一次看

疫情後運動時間多-牙醫師減重16公斤,三高也正常

延伸閱讀

全台最大古蹟光雕秀!新竹光臨藝術節「光雕展演」今晚亮相

菱角節+6社造點-歡迎到台南官田「跟菱在一起」

日本萬名銀髮族實驗:「步幅65公分」是決定長壽關鍵!

爬山、泡溫泉,再吃美食-適合輕旅的台南關子嶺

相關文章

穀雨一到小毛病變多!肌肉痠痛、消化不良怎麼辦?中醫授保健秘訣

膝蓋痛、關節炎纏身,竟是腸道惹的禍!養腸護膝3招必學

枕頭「細菌量」比馬桶高1.7萬倍!超過這天數未清洗恐毛囊炎

補眠不成反傷身!研究:睡眠超過9小時,中風機率多一倍

為什麼會得癌症?醫曝4大引爆原因,6方法有效預防癌上身

晚上開燈睡恐引發「5疾病」,太可怕快改掉這壞習慣

熱門文章

這癌症成熟男殺手!死亡率10年增44%,醫警告:出現症狀恐已晚期

年過五十肌力逐年遞減,影響下半輩子的幸福!不可不知的中高齡肌力養成術

養生村養老好心動?專家揭「不能說的秘密」,4大重點付費前避雷

提早退休躺平!3方法用投資打造被動收入,花到95歲仍有錢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