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微創手術-老翁跛多年不忍了!8公分手術傷換好髖關節

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常需臥床或使用助行器輔助行走,再搭配復健,才能讓下肢恢復術前的水準。 圖/pexels
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常需臥床或使用助行器輔助行走,再搭配復健,才能讓下肢恢復術前的水準。 圖/pexels

宜蘭68歲簡姓男子髖部劇烈疼痛,走路都要一跛一跛,他忍著疼痛就醫,發現股骨頭已經缺血性壞死,髖臼磨損嚴重,醫師進行人工髖關節 置換手術,術後當天就可以下床活動,就醫前後走路模樣判若兩人,讓簡男、家屬驚訝「現在醫學進步這麼多!」

簡姓老翁術後當天就能下床行走,現在已經可以活蹦亂跳,甩開跛行舊疾。 圖/羅東博愛...
簡姓老翁術後當天就能下床行走,現在已經可以活蹦亂跳,甩開跛行舊疾。 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收治簡男的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醫師鄭彥文指出,髖關節缺血性壞死是因血液循環系統出現障礙,讓骨頭缺乏養分供給,進而造成骨頭壞死、結構崩塌;簡男症狀是髖關節疼痛變形,骨頭空洞化,因此必須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

簡男就醫時,醫師立即安排X光與磁振造影檢查,確定病因後,建議他進行手術,確保日後行走無虞,飽受疼痛、跛行所苦的簡男,二話不說點頭進行手術,11月初順利康復出院,因就醫前後情況差異大,顛覆家屬對過往對髖關節手術的印象。

微創髖關節手術從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縫隙處進入完成手術,傷口小、不破壞任何肌肉,術後...
微創髖關節手術從肌肉與肌肉之間的縫隙處進入完成手術,傷口小、不破壞任何肌肉,術後即可下床。 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鄭彥文說,傳統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需在大腿外側或後方切開傷口置換,傷口至少10 至15公分,且要破壞髖關節外展的主要肌肉才能完成手術,病人術後常需臥床或使用助行器輔助行走,再搭配復健,才能讓下肢恢復術前的水準。

鄭彥文說,隨醫學進步,國內陸續有醫師使用前側路微創方式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不但傷口縮小約只剩8公分,過程不破壞任何肌肉,術後就能立即下床活動,減少關節脫臼的風險。

不過,台灣近幾年才引入微創髖關節置換手術,因此簡男是由台灣施作超過500例、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醫師楊楊傑思指導,手術順利完成,截至目前博愛約完成10例相關手術,病人恢復狀況良好。

|更多精選延伸

為人生2.0提前做好準備!我們將推出為橘世代量身打造的【無恐懼退休-理財攻略】,以及在家就能跟著教練群自我鍛鍊的【健身攻略】。全新VIP頻道!理財、健身雙管齊下,搶先獲得最新資訊》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張議晨 髖關節 高齡醫學

「國民姑姑」端花素蒸餃食譜-自己在家做大廚

老公迷信狂戀神,我可以離婚嗎?律師:以下狀況就有權力「訴請離婚」!

延伸閱讀

冬至吃湯圓這款最油!營養師提醒:建議糖尿病患以鹹湯圓應景

冬至節氣到!暖心廚房「四神湯圓」食補有智慧

腹痛一摸不對勁!6旬婦誤判胃痛,驗出巨大肝臟瘤

食譜-1鍋燉出冬日料理「高麗菜千層」有菜有肉

相關文章

氣切臥床24年,竟罹患子宮頸癌!無法手術如何治療?

止汗劑挑戰奪命!體香劑除味很傷身?醫:治標不治本

不常運動照樣長壽?多做2件事健康活到老

眼科醫師都不做近視雷射?背後5大真相近視族必知

牙膏含鉛恐中毒?譚敦慈揭選牙膏、潔牙秘訣:刷牙前必做這1事

你也有這些如廁壞習慣?醫師揭女性排尿NG動作,恐害膀胱變弱

熱門文章

眼科醫師都不做近視雷射?背後5大真相近視族必知

從頭髮看出你的壽命!醫揭「1線索」:全身細胞都老化

桃機隱藏貴賓室,0元就能享受!2025桃機貴賓室懶人包,出國別錯過

隔夜飯會致癌嗎?營養師揭:「這2種食物」要注意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