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骨質疏鬆也成慢性病!哪些人該做「骨密」檢測?

骨質疏鬆已成一種慢性病,醫師建議「運動、補鈣、曬太陽」來預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骨質疏鬆已成一種慢性病,醫師建議「運動、補鈣、曬太陽」來預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隨著人口老化,骨質疏鬆 症愈來愈多,初估台灣60歲以上人口有16%患有骨質疏鬆症,以女性居多,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沈怡伶指出,骨質流失在沒有保健 觀念介入前,是隨著年齡增者漸進發生,事實上就是一種慢性病 概念。

沈怡伶表示,高齡化社會除增肌常見慢性疾病盛行外,髖骨骨折與股骨骨折病患也大量增加,發生骨折除須大量急性醫療費外,其導致的失能及長期臥床的後續感染、家屬照護問題及社會資源耗用,導致老人因髖骨骨折的高死亡率。

哪些人該接受骨質密度的檢測?沈怡伶說,除了65歲以上婦女或70歲以上男性的老年族群是明確對象外,停經或即將停經的婦女,以及50至70歲男性並具有骨折高風險因素的兩大族群也建議接受骨質密度檢查。

另外,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林心畬指出,骨質疏鬆症不易自我察覺,病患常因骨折就醫,經醫師建議進行骨質密度檢查後才發現罹患嚴重骨質疏鬆正而不自知,長者一但發生髖部骨鬆性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女性達11%,男性達18%,簡直與某些癌症不相上下。

林心畬提出3大重點強筋健骨,包含安全運動、正確補鈣、適當曬太陽。每周運動3至5次、每次30分鐘以上,如健走、健身操、交際舞、肌力訓練等,可有效刺激骨細胞活性,促進合成骨基質。

飲食方面,鯖魚、鮭魚、秋刀魚、香菇、黑木耳等食材,均富含維生素D。 圖/pexe...
飲食方面,鯖魚、鮭魚、秋刀魚、香菇、黑木耳等食材,均富含維生素D。 圖/pexels

再者,每日攝取3至5份高鈣食材,每日攝取鈣質1000mg(毫克)以上,像是豆製品、奶製品、帶骨魚蝦、綠色蔬菜、黑芝麻等皆可,但提醒民眾,鈣質在一般烹調過程不易溶解釋出,因此大骨湯幾乎沒有鈣質,另外,長期服用胃藥者,也會陷入缺鈣的危險。

最後,每周曬太陽3至5次、每次15分鐘,藉由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身體可自行合成維生素D,飲食方面,鯖魚、鮭魚、秋刀魚、香菇、黑木耳等食材,均富含維生素D。

林心畬說,骨骼系統由骨細胞合成骨基質形成,骨基質則由膠原蛋白及磷酸鈣共同構成,維持骨骼健康的根本就是活化骨細胞,攝取充足營養素建構骨基質。

|精選延伸閱讀↘↘↘

2020的尾聲對最想念的人寫下您的「心意」,還有機會獲得2021水果月曆!>>>立即參加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胡瑞玲 骨質疏鬆 骨密度 慢性病

酒後解宿醉,哪個偏方有用?醫師提供唯一建議

「親密關係」難以開口?專家:小心成為婚姻殺手

延伸閱讀

93歲保持軟Q!謝滿阿嬤分享「運動養生」日程表

50歲後想擁有好體力讓生活自由自在 補充足夠營養是關鍵

中年男容易「壓力胖」-3營養素幫助:老爸變歐爸

腰痛腳麻走不動,可能是「全身最長的神經」受傷了

相關文章

午睡變健康殺手?研究:超過1小時恐增中風、糖尿病風險!

每4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醫建議65歲女性做骨鬆篩檢,避免5大恐怖後果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節氣雨水到來!養生重點在「這器官」保暖防寒、排除體內濕氣這樣做

痛失手足太傷「心」!研究指出:兄弟姊妹離世,心肌梗塞風險恐增66%

頻尿、尿急、尿不乾淨?醫師揭密「錯誤的上廁所習慣」讓妳膀胱越來越弱!

熱門文章

「10年來冷最久冬天」隱藏吃電怪獸,耗電不輸冰箱!台電教6招省錢

新北市民專屬!最低6千入住新房,2025社會住宅申請條件公開

提早預防流感,降低9成傳播率!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

住院請看護「5醫院」免費!2025「住院整合照護服務」申請方式、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