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手上都有1張以上的儲蓄險 ,說儲蓄險是國民保單也不為過,而近期遇到台股大漲,有民眾想將放在儲蓄險的資金拿來投入股市;或是有些人買了儲蓄險但收入生變、繳不出來保費。
若遇到以上這些想解約 的狀況,該怎麼辦才好呢?《橘世代》【理財攻略】整理兩大儲蓄險解約眉角,教你如何應對!
「難道解約是買了儲蓄險認賠殺出的唯一辦法嗎?」
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蔡明勳說,保單未滿期就解約,拿回的解約金一定會低於過去繳的所有保費總和,代表保戶一定有損失。
基本上,現在沒有「無任何壽險保額、純粹領滿期金」的儲蓄險,大多是「有壽險保額」的儲蓄險,也就是若被保險人死亡,身故受益人可領壽險保險金。
若是保單未滿期,又是生存受益人可領生存保險金的儲蓄險種,此時若想停繳並減少損失,可以朝「減額繳清」或「展期定期 」這2個方向擇一進行。
減低解約損失的眉角1:減額繳清
所謂「減額繳清」,指的是保險額度下降、保戶不必再繳保費,但保障期間不變。是用保單目前的保價金,以一次付清保費的方式,購買相同保障年限但降低保額的保單。
若將儲蓄險比擬成一間可以住20年的50坪房子,「減額繳清」的是申請後,入住20年的時間不變,但房子縮水只剩20坪。
舉例來說,蔡小姐買了20年期儲蓄險,保額100萬元,但繳了6年就繳不出來了,若選擇減額繳清,以保價金一次繳清,保額從100萬變成40萬元,但從此不必再繳保費。
若想要減額繳清,可以參考儲蓄險保單上的「年度末減額繳清保險金額」,這就是代表該保單年度末進行減額繳清時的保險金額及相對的保價金價值。
然而實務上,保險公司受理減額繳清的時間,通常為「下次繳費日前的一個月」,才讓保戶申請。因為「減額繳清」是用保價金換算降低保額、被保險人保障減少,而保價金會隨著時間慢慢增加,直到下一期的繳費日,到達最高點。
因此在下次繳費日前減額繳清,保價金才是該年度末相對較高時,對保戶較有利。
而保戶申請減額繳清前,也要特別留意,若是以儲蓄險當主約的附約保單,減額繳清後附約保單保額無法再往上加保,減額繳清後的主約也無法加保其他附約。
減低解約損失的眉角2:展期定期
至於「展期定期」,則是保險額度不變,保費不用再繳,保障期間縮短,至於會縮短多少時間,一樣是以保價金換算出該保單可維持的時間為多少。
同樣將儲蓄險比擬成一間可以住20年的50坪房子,「展期定期」的意思則是,房子維持50坪不變,但入住的時間縮短只剩10年。
儲蓄險提前解約 都會有損失
不論選擇以上哪一種方式,保戶都不必再繳交儲蓄險的保費,而且保單仍維持原有效力。
但也因為任何一種方式都會帶來損失,因此還是強烈建議保戶,如果真的想中斷投保儲蓄險,應仔細先做好評估,想想若這些錢不拿來買這張保單,是否有更具效益的運用?是真的不想再繳下去,還只是一時興起?
若是當初買儲蓄險保單時,是為了實行長期存錢計畫,此時中斷投保,將資金轉作其他投資,就要考量可能要承受的解約損失以及投資風險 。建議先做好資金與未來規畫的全面評估,再去執行才恰當。想看更多「儲蓄險」眉角,請見《橘世代》【理財攻略】。
理財攻略│超熱門儲蓄險推薦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