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界家喻戶曉的言情小說大師瓊瑤 86歲辭世,留下一封千字遺書在臉書,她在遺書中提到死亡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不想要慢慢枯萎凋零,想為死亡這件大事「作主」,整理好文字、音訊與作品《當雪花飄落》在身後公開。她的離去令人遺憾,但同時強烈的自主意識,引人思索面對生死是否不用等無常來到再面對,想善終 到底要做好什麼準備?死亡咖啡館活動創辦人郭慧娟表示,生前講清楚、處理好「自己的大事」有6個待辦,並不複雜。
比較多老一輩的人,避談死亡,但現在越來越多人有預備好死亡大事、自己生命尾聲要如何迎接的觀念。郭慧娟提出「我的生命我做主」概念就是要善終、不留憾,如果人生畢典是必然來臨的,健康的時候就可以執行,其實在健康的時候就做好盤點,該做的都做了,無常即使到了,也會覺得該做的都做了。
1.及時圓夢
這一生的夢想,或者是人生的使命有沒有一一完成了?郭慧娟表示,可以細細思考,逐步試著完成。
2.及時5道人生
很多人都知道安寧的臨終關懷時會做的4道人生,不過郭慧娟增加了一點,這五點也就是和身旁重要的人坦然地表達情緒,把想說的話說出來,讓去者善終,留者善別,並非臨終時才做,而是意識清楚時就可以做。
●道愛
●道謝
●道歉
●道安
●道別
3.完成生命回顧
走到生命終點,通常都會想「我這一生完成了什麼?」,悲的、喜的、挫折的、成就的,對自己的一生勇於面對,也在這個盤點的過程,接納自己的生命旅程,郭慧娟強調,最重要的是發掘到有些還可以彌補、去完成的事。
4.預立遺囑、預立醫療
郭慧娟表示,正向地來看會有死亡的發生,所以為自己的終點負責,所以對於醫療上被照顧方式、遺囑的內容、誰來幫我執行,如果有特別的想法,可以提早規劃,除了交代,甚至可以把它寫下來更好。
瓊瑤曾經表示,當人老了,都要經過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醫院、治療、不治」的時間,她認為這段過程相當折磨,拒絕成為依賴「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
其實,瓊瑤提到的尊嚴死已經有「病人自主權利法」,不限於末期病人,只要是意識清楚的成人,都可預先決定未來要接受或拒絕哪些醫療,「病主法」上把到了哪個階段、可以做哪些決定提供滿細的選擇。
除了重大醫療決議,也可以確認想要的照護與關懷方式,只要好醫療委任人,經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並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AD),健康時做好預立醫療決定,在生命最後一哩路時,也可以減輕無力與掙扎感。
身後事 也是一樣,可以規劃討論好葬禮想辦的細節和費用,有的人會生前預約自己的葬禮,一一按照意願執行。
5.做好死亡的心理準備
對於死亡試著用正向的心態面對,才有可能帶出行動,實際地完成遺囑,或是如何配合個人的宗教信仰等等圓滿的規劃。
6.生前斷捨離
郭慧娟表示,我們若是人生畢典後遺留下的東西,別人在處理時可能會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所以如果生前時可以做一些整理,「老後斷捨離」或許就是讓生死兩安的一種體貼。
人生的無常我們都知道,無法預料明天與意外何時先到,但我們可以選擇用什麼態度面對死亡。《橘世代》與台灣死亡咖啡館創辦人、擁有超過十年生死教育經驗的郭慧娟老師合作,推出「親愛的,好好告別」線上課程 ,教大家如何理性規劃、盤點清單及調整心態,避免不必要的遺憾及花費。線上無限次觀看、高私密性,優惠五折,歡迎點擊連結了解,或電洽02-2649-1681按2。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