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希望你好,但不要比我好」直視內心不足,別因自卑攻擊他人

「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我更好。」這二種聲音經常並存在我們內心,但不代表我們是不一致的人。 圖/freepik
「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我更好。」這二種聲音經常並存在我們內心,但不代表我們是不一致的人。 圖/freepik

「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我更好。」

前者是真的,後者也是真的。人好像就是這樣。

這二種聲音經常並存在我們內心,但不代表我們是不一致的人。

只是,後者可能指出我們內在的自卑狀態。

看到別人比我們好(這個好通常都是主觀的感受,或許對方並沒有覺得好,也沒有與我們較勁),就引發我們內在那一股不如人的感受。

為了消滅這股困窘,人們各種荒謬的行為都做得出來。

記得高中時期,班上轉來一位成績很優秀的學生,不知道為什麼,我竟開始到處跟同學講他的不是(明明我根本就不了解他)。

直到某一天,一個在班上被尊稱為老大的同學看不下去了,嗆我:「你夠了沒啊?人家惹到你什麼?他是有要跟你比排名嗎?」

剎那間我才驚醒過來:「對啊!我是怎麼了?我怎麼成了那種私下道人長短的人?」

多年後再回顧這段往事,我覺得驅使自己做出這種行為的力量,就是內在那一股不如人的自卑。

這股自卑跟別人無關,而是自己內在的議題。

藉由比較或許可以獲得短暫的快樂 ,但那也只是短暫的。

因為在比較的過程中,人會不停看見自己不好的、不足的那一面。

或許,是因為對自己的不接納,才想要藉由贏過別人來彰顯自己的價值。

所以,想要活得更放鬆一些,更重要的是練習與自己的自卑相處、用健康的方式來提升自己,而不是成為另一個因為自卑而攻擊別人的人。

本文轉載自《愛心理》,原文為:內心經常並存的兩種聲音: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

更多新聞報導

人際關係 心理健康 自我價值 快樂

愛心理

愛心理創立於2014年,是一群由心理工作者所組成的團隊,致力於推廣心理教育與個人成長,將心理學知識普及化,讓更多人受惠於心理學的豐盛而過更好的生活。多元線下講座與工作坊,至今已舉辦約410場次,旗下有22位作者,以及850篇以上實用文章,且每個月持續更新,亦有主題豐富的線上課程,期許能讓更多人得以系統性理解生命議題,達到全方位的心理成長。

2023芒種節氣到!面對夏日濕疹、痘痘來襲,關鍵掌握「除溼、消暑」養生兩要點

更年期不只容易腰酸背痛!更別輕忽「骨質疏鬆」如何提早發現、治療?

延伸閱讀

都是「豆子」營養卻大不同!蔬菜豆、澱粉豆...怎麼挑選怎麼吃?

豆漿喝太多擔心「傷腎?反變胖?」直接打破三大常見迷思!

生理期面有「菜」色?記住「2要1不」正確補鐵,養出好氣色!

把「伙房」帶進圖書館!「新竹圖書館」科技結合客家文化,打造全新據點

相關文章

為什麼不愛我了…分手後的痛苦,心理師用3招舒緩

外遇爸約女兒吃飯「不是彌補親情而是要錢」律師批:把女人當提款機?

搭公車讓座還被碎念「書念到哪裡去」國中生委屈落淚網批:咄咄逼人

老公每月給3萬、老婆顧小孩還得扛房貸!「談錢傷感情」為何成了婚姻致命傷?

想當稱職媽媽,孩子卻起床擺臭臉…親子教師:放過自己吧!愛小孩何須完美?

老公脾氣壞從不道歉!要她跟妯娌較勁「當個好媳婦」律師心疼:婚姻成了愛的刑場

熱門文章

你吃的不是高麗菜,是蟲卵!「這層」一定要洗:洗掉90%以上殘留物

出國買免稅品注意!忽略1件事「9成戰利品全充公」2025入境台灣申報須知

網路報稅不是按一按就沒事!缺1步驟申報失敗:恐需補稅受罰

一般民眾也可住!2025「榮民之家」床位數量、費用整理包(附表格)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