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外調、她獨力兼顧工作和家庭,還拿了博士學位!看斜槓總監如何踏上夢想征程?

如何在步入熟齡後,依舊擁有活力和自信?現任人間福報總監的楊錦郁,多年來更維持寫作習慣,透過文字勾勒家鄉在地風貌,一舉拿下「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更令人驚訝的是,工作滿檔的她,仍堅持在家煮飯,讓全家人都能吃得健康營養。楊錦郁認為:「身體要天天照顧,不是想到才照顧。」

「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得主、人間福報總監楊錦郁,工作滿檔仍力行健康養生之道。 ...

「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得主、人間福報總監楊錦郁,工作滿檔仍力行健康養生之道。 圖/江建泰攝影

再忙,也要為家人預備一桌豐美日常
楊錦郁從年輕就在緊繃高壓的媒體業工作,報社副刊組上班時間是從中午到晚上,出門前為家人準備便當,是她紓壓的方式,兩個兒子從小學帶便當到高三,「算一算,我做了4千個便當。」

快五十歲時,先生從中央大學外調到台南擔任台灣文學館館長,讀大學的孩子也已經能夠自理生活,楊錦郁就利用早上時間到淡江大學攻讀中文系博士班。那些年,她平日清晨6點起床到淡水上課,中午進報社上班,晚上下班後讀書到12點,身兼上班族、媽媽、研究生;多重角色非但沒有把她壓得喘不過氣來,反而讓她找到生活的熱情和衝勁。她說:「我們這世代的女性,大多結婚後就離職,但我認為自己想做的事,就要去努力,人生走到什麼高度,就能看到什麼樣的視野和風景。」

動過多次手術,掌握食補滋養之道追逐夢想,需要體力相挺。在這麼高強度的日常節奏下,楊錦郁如何保養身體?「我相信醫藥同源,You are what you eat.吃進身體裡的食物很重要。」楊錦郁豐富的養生知識,來自於她孱弱多病的童年。「我以前開過多次大刀,每次手術後媽媽都會親自燉雞精幫我滋補,雞精對於恢復體力十分有幫助。」

開過多次刀的楊錦郁認為醫藥同源,吃進身體裡的食物很重要。 圖/PIXTA

開過多次刀的楊錦郁認為醫藥同源,吃進身體裡的食物很重要。 圖/PIXTA

因為深深感受到食物對身體的滋補作用,不管再忙,楊錦郁都堅持要給家人吃原味飲食,多吃當令當季蔬果、喝小分子過濾水,透過日常飲食安頓家人的身體,滋養彼此之間的感情。她認為,食物是對身體的投資成本,在工作飽和的狀態下,需要好好地吃,但不是報復性地享受美食,而是要吃營養健康的食物,幫身體打底。

熟齡族更要重視「小分子營養」
步入熟齡後,除了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楊錦郁也感受到身體需要格外的滋補,但因為從小習慣吃自家燉的雞精,市售的雞精她怕腥味,很多補品她都不敢吃。在比較過很多品牌後,楊錦郁選擇胺基酸素雞精,因為它「滋補成分不比一般雞精少,而且小分子更容易吸收」,素雞精鈉含量低,比較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全素食漢方草本,口感清爽無腥味,讓想喝雞精養生的人擁有多一個選擇。

楊錦郁說,上了年紀更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取量,如果從日常飲食攝取,一餐須吃2-3顆蛋,或是兩塊手掌大的豆腐才夠;固體食物不好消化,需要經過分解轉換才能吸收,而一包胺基酸素雞精就能直接補充高含量的胺基酸,更方便、有效率的補充營養。

楊錦郁透過胺基酸素雞精,直接補充熟齡所需的高含量胺基酸。 圖/江建泰攝影

楊錦郁透過胺基酸素雞精,直接補充熟齡所需的高含量胺基酸。 圖/江建泰攝影

養生新選擇!愛自己也愛地球
胺基酸素雞精除了提供熟齡長輩、體虛者、素食者有效補充蛋白質、迅速提升體力的方式,更讓大眾在進補的同時,也能對地球做出貢獻。楊錦郁表示,「地球暖化、氣候變遷問題迫在眉睫,根據統計,地球上有四分之一的碳排是從畜牧業而來,多吃蔬食、減少肉食,是最直接的節能減碳。」對於關心環境、心懷慈悲的人來說,胺基酸素雞精是兼顧「營養」和「永續」的新一代滋補聖品。

「心平和,就不累。」保養,需要從心出發;滋補,可以重新改革。活力人生不在於年齡的多寡,而是源於一個人的內在,以及他如何感受這世界。「說不定我到了70歲,還會再去考新的證照。」已擁有花藝教授證照的楊錦郁笑著說,她鼓勵各年齡層的人都要抱持開放心態,去追求精神領域的開闊,不斷成長,「說不定一個發想,就會帶你到前所未見的領域。」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