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是「立冬 」,天氣漸漸轉冷,又是進補 好時節,許多人開始食用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羊肉爐等進補。但中醫師強調,立冬宜「溫補」,採循序漸進、對症進補方式,才有利於營養吸收,否則只是加重胃腸負擔,淪為「愈補愈虛」窘境。
台南永康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說,民眾常誤以為天氣冷就應大量溫補以禦寒,但現代人多是營養過剩、忙碌、少運動的生活飲食型態,體內常有鬱熱,且經過炎熱夏季及乾燥秋季後,陰液受損,加上天冷活動量減少,就會產生「外寒內熱」,若大肆助陽,容易發生失眠、口腔潰瘍、便祕、痔瘡、皮膚紅疹等上火症狀。
梁祐爾指出,低溫會刺激胃酸分泌,但胃部蠕動反而減緩,食物容易積滯,對平常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者來說,冬天進補的重點,則是恢復胃腸功能。建議可食用由茯苓、淮山藥、蓮子、芡實等藥材組成的「四神湯」,有利於具補脾陰、厚實腸胃。
但有兩類體質的人進補時尤需謹慎:
體瘦、長期晚睡、大便偏乾、易皮膚過敏或長痘痘、身體燥熱、舌頭細瘦且舌色紅、舌面有裂紋,屬於中醫「陰虛有熱」體質者;或肥胖、飲食油膩、臉易出油、身體困重或痠重、大便軟黏、舌頭形狀胖而舌苔厚,屬於「痰濕內盛」體質者。
梁祐爾建議,可用清補、通補方式,選擇甘潤生津又好消化食材,如百合、杏仁、蓮藕、山藥、木耳、大白菜、白蘿蔔等食補,痰濕重者則加砂仁、白豆蔻、薏苡仁等進補。
立冬後,氣溫變化大,也是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梁祐爾表示,此時養生 應著重「養陰藏陽」原則,天寒時可適度補充桂圓、肉桂、羊肉、丁香等溫中散寒的食材,但也不要過度燥熱。此外,適當運動鍛鍊和腦力活動,注意調整好飲食消化,才有益於養生。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