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年過40歲檢查胃幽門桿菌 殺菌可降五成胃癌風險

高達4到5成的台灣人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研究顯示帶菌者日後罹患胃癌風險是未帶菌者5到6倍,呼籲民眾年過40歲進行檢查。 圖/報系資料照片
高達4到5成的台灣人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研究顯示帶菌者日後罹患胃癌風險是未帶菌者5到6倍,呼籲民眾年過40歲進行檢查。 圖/報系資料照片

幽門螺旋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1類致癌物,人類受到感染比率相當高。醫師表示,高達4到5成的台灣人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45歲以上族群的帶菌比例可能有7成之多;根據研究,帶菌者日後罹患胃癌 的風險是未帶菌者的5到6倍,民眾即使毫無症狀,至少在年過40歲後進行檢查,及早殺菌治療。

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葉秉威表示,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口沫傳染,家人間近距離接觸或共用餐具均有可能發生傳染。根據研究,台灣人的帶菌比例約四4到5成,但因為感染後未必會出現不適症狀,因此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感染。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有可能造成慢性胃炎、胃萎縮、腸化生與胃癌風險,因此最好能及早發現感染,立即除之而後快。「研究顯示,帶菌者日後罹患胃癌的風險是未帶菌者的5到6倍;帶菌者若進行殺菌治療,日後罹患胃癌的風險可降低5成」。

葉秉威表示,根據早年研究,45歲以上的台灣人帶菌比例可能有7成之多,因此建議年過40歲的民眾,即使無不適症狀均可透過「侵入性」或「非侵入性」方式檢驗是否帶菌。

「侵入性」檢查需要使用胃鏡伸入胃部,透過切片取出胃粘膜檢體作病理化驗,或者可將胃粘膜檢體拿去作尿素檢測,又或是直接抓出來作細菌培養。這類型檢查的優點是可明確分析菌株毒性與抗藥性,胃鏡檢查過程中也能同時觀察胃部是否有其他病變。

「非侵入性」則包括尿素呼氣檢查、糞便幽門螺旋桿菌抗原檢測、血清測試等,檢查起來相對簡單方便。前兩者準確率均高,而血清測試準確率相對較低,但它的優點是價錢便宜、較適合用於大規模篩檢。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羅真 腸胃健康 幽門桿菌 胃癌

吃得少就是養生? 營養師:均衡才是真「養身」

腰痠背痛 小心肌肉痠痛或椎間盤病變

相關文章

雞肉吃太多竟會罹癌?醫:雞肉「這樣吃=慢性服毒」,恐吃下致癌物

她血糖飆到250,不到10年就洗腎全盲!醫嘆:全是「1觀念」錯了

「21萬人」插鼻胃管!鼻胃管可移除?醫:把握黃金期「O個月」是關鍵

失智竟是生活習慣害的?醫點名5種人風險最高,3件事強化大腦防禦力!

吃魚「天然的尚好」?養殖魚2原因恐含重金屬!這樣選魚不踩雷

喝「這種咖啡」傷害視網膜!想提神改喝1飲料還能防失智

熱門文章

癌細胞的最愛!「1類飲料」喝多:2種癌症等著你

長照3.0明年上路!9月新增「4項服務」:外籍看護、交通接送...一次看

不抽菸為何得肺癌?全世界僅台灣有「1致命突變」醫直指背後原因

「喉嚨怪怪、聲音沙啞」竟不是感冒!醫:4大癌症都可能中標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