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資遣、打零工不畏陷入人生谷底,逆轉化身社區開心果!

桃園 張金良中年失業,10多年來打零工度日,但年紀大了頭路愈來愈難找,疫情衝擊下更是不易,還要獨力養2個小孩,一度想不開。直到輾轉得到物業工作、和社區居民成為朋友後,才讓他感受到社會溫暖一面;篤信佛教的他也積極捐助弱勢,雖然收入不高,但知足常樂。

張金良中年失業,現在做清潔工作,雖然收入不多,但心靈很滿足。 圖/記者楊湛華攝影

張金良中年失業,現在做清潔工作,雖然收入不多,但心靈很滿足。 圖/記者楊湛華攝影

61歲張金良曾在桃園一家電子廠流水線工作20多年,50歲前夕因公司轉往大陸發展慘被資遣,生活頓失依靠,那時他才剛和柬埔寨籍妻子結婚、生下2個兒子,貸款買了一間小套房,完全沒退有休計劃,拿了資遣費清償房貸後,已身無分文。

張金良說,小時候沒讀什麼書,15歲跟著前老闆從台北到桃園闖蕩,做了20多年鑽孔工,43歲時好不容易攢了些錢,才決定結婚生子,沒想到竟在49歲失業,因為沒有其他專長,只能打臨時工度日,從裝潢、農地、營造到餐飲,都是「傻傻做、努力做」,每日做完結清。

但隨年紀漸長,張金良開始力不從心,扛不動重物、腿腳也沒力,沒辦法在鷹架爬上爬下,動作慢許多,「後來愈來愈少被點(工)。」張金良嘆,有陣子他找嘸頭路,天天在家,起床就開始打電話問朋友缺不缺工,生活不穩定、擔心孩子沒飯吃,讓樂觀的他一度喪失求生欲,後來他在身上放一張全家福照片,加上得到胞姊接濟,才勉強振作。

張金良被資遣前和全家人到柬埔寨吳哥窟旅遊,這張照片成為他失業時的心靈支柱。 圖/...

張金良被資遣前和全家人到柬埔寨吳哥窟旅遊,這張照片成為他失業時的心靈支柱。 圖/記者楊湛華攝影

2年前妻子因家人生病返國,因疫情邊境管制遲遲無法回台,張金良1人養3張口,幾乎被壓垮,直到經朋友介紹輾轉到市府就業服務處諮詢,並因待人客氣、來者不拒,拿到物業工作,今年6月起到蘆竹一處社區擔任清潔員,負責維護戶外環境,生計才穩定下來。

張金良身穿制服受訪,側戴橘色鴨舌帽、露出額前一撮白髮,十分有活力;他笑著介紹身旁掛滿清潔用品的推車,說是他的「行動辦公桌」。

張金良推著他的「行動辦公桌」。 圖/記者楊湛華攝影

張金良推著他的「行動辦公桌」。 圖/記者楊湛華攝影

「有的叔叔、嬸嬸很照顧我,還會買早餐給我吃」,張金良說,他看到住戶都會熱情打招呼,久而久之,居民沒事也愛找他閒聊兩句,長輩們常關心「少年仔休息了沒?吃飽了沒?」更有80歲阿嬤拉著他加LINE,他也每天寒暄問安。

張金良說,在社區有人聊天、互相關心,比過去在工廠盯著冷冰冰機器快樂許多,每天都很充實,時間也過特別快。年紀大了還要工作是否辛苦?張金良擺擺手說「在家沒事做才心累」,只要能動,就會一直做下去,不會退休。

張金良說,工作時可以跟人聊天,時間也過得特別快。 圖/記者楊湛華攝影

張金良說,工作時可以跟人聊天,時間也過得特別快。 圖/記者楊湛華攝影

張金良篤信佛教,過去在工廠上班時就會定期捐款,獲得物業工作後,他恢復捐獻習慣,每月捐400元給社福團體,周末還帶兒子做義工,「我做的事沒什麼了不起,但感覺自己什麼都有。」

張金良是社區長輩們的開心果。 圖/記者楊湛華攝影

張金良是社區長輩們的開心果。 圖/記者楊湛華攝影

延伸閱讀

返鄉務農收入「掛蛋」不放棄!開啟無毒事業,創人生第二春

下背痛別輕忽!除了肌肉痠痛,還有這種「致命」風險!

不出門也能求平安!6大宮廟「線上拜拜擲筊、求籤、點燈...」攏A通!

收納5口訣 斷捨離免猶豫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