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欠債、還錢的爛泥...王琄:人生第三幕在失衡日子裡,有意識的平衡回來!

把日子過成喜劇吧!第三人生不只長照,更要創造。 記者許正宏/攝影

把日子過成喜劇吧!第三人生不只長照,更要創造。 記者許正宏/攝影

把日子過成喜劇吧!第三人生 不只長照,更要創造!「第一幕屬於原生家庭,第二幕屬於工作與婚姻,來到人生第三幕,必須拿回主控權找到自已。」《這輩子,演得最好的是自己:金鐘影后王琄 開啟人生第三幕的32道幽默守則》精選閱讀:

無謂前途,無畏老之將至

年輕時,對於金錢完全沒有概念。直到2003年那場SARS逼使我必須認真看待「金錢」這件人生大事。

金錢對之前的我而言,是阻礙藝術表演不純粹的雜質,很怕有錢會傷害表演這門藝術,堅守在崗位上,不肯偏廢。直到SARS的出現,認真看見戶頭裡所剩無幾的數字,心裡知道必須要面對它了。當時有朋友在教育訓練單位上班,替我爭取了—錢與自己的關係的課程。那時還驕傲的覺得「金錢」,不過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學習!心中有成見,必定會撞壁。

課程主要是處理「我」而非「金錢」。

沒有「喜愛」的錢或「討厭」的錢,都必須深入看自己過去對錢的概念是怎麼形成的,「太過渴望」金錢並不會成為有錢人,因為心底的信念是錢一直不夠,「匱乏感」成為賺錢的驅動力,仍然會覺得不夠。一連串的課程只記得冥想「金錢」這個朋友走來,一身金光閃閃的,而我卻害怕得起身逃走!完全無法擁抱它!

高中以前的金錢觀是父母建立的—儲蓄 為王。小時候媽媽給零用錢讓我們開始對金錢的使用有概念。一個月的零用錢,一次給足一個月,選擇一次用完或是分批使用,甚至全部存起來,都自己決定自己負責!那時並沒有現在理財課程這麼普遍,母親的理財觀念 雖然保守,卻很實用。當我進了藝術大學,基本上全心全意的享受大學五年的生活(五年制的藝術學院),在完全沒有打工,每月仍有零用錢,與有時開學也會領到獎學金的狀況下,儲蓄的好習慣,讓我在畢業時存了一筆小錢。

那時能夠開源的機會及頭腦是不發達的,完全是省錢為主,儲蓄為王。

直到SARS這個必然的意外出現,才轉換了對金錢的視野。

2020疫情再次降臨,再次檢討自己這十多年,「錢」關是否已過?

記得2021年5月中,剛剛演完綠光劇團的《結婚,結婚!辦桌!》,沒想到立刻迎接來的是三級警戒。再一次劇場大寒冬,完全有過2003年的SARS的範圍及打擊。後面場次的演出全數取消(這是頗大的一筆收入呀!)而我看著自己的反應卻是平靜無波的。拿出自己的儲蓄資料,頓時明白那份心安是來自於驗證了「錢是人的膽」這句話!原來2003至2020年這十幾年間自己一些觀念有了改變!

1.金錢信念的改變:錢是好朋友,我理財,財理我。

好朋友是個保持良好互動關係的概念。朋友都需要保持流動,更何況「好朋友」,千萬別將「它」勒死了!另外,信用卡不宜多,一張,夠用就好。還有提款卡裡的金額,限制在五位數以內,超過了就轉帳給同一家銀行沒有提款卡的帳戶,好處是省了轉帳費,還可以騙過大腦,大腦看到有提款卡的帳戶金額數字,忍字就出現了。我是沒有提款卡的,要用錢就必須特別去銀行處理。網路銀行要小心使用,我是絕對不用來轉刷卡費用,到銀行或超商繳費,一大筆現金才會痛,才會有感覺。畢竟,把好朋友送出去,是要慎重一點的態度,是吧!

投資則是來自於自己保守的金錢觀養成,不能接受起伏大的理財方式。長期持有,利潤雖緩慢但適合自己。

2.對表演領域能力的擴張與信念的釐清:任何領域的表演都是值得學習的,離開舒適吧!

從劇場到電影、電視,一項一項從不了解,慢慢展開。走向游刃有餘,期待打破更多自我設限:脫口秀、直播、podcast 甚至兩分鐘短影片等等,都是以前不曾想過,而今卻玩得開心的新領域。

2002年去讀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因為有了一點錢,選擇投資自己。2006年再一次投資自己—華德福師訓兩年。「老師,才是真正的藝術家,因為他形塑的都是人。」這是華德福教育裡給的訊息。我深表認同與感動,而且當老師對我而言是表演更深的探索。離開舒適區,真舒服!

3.錢為人所用,非錢財之奴:努力工作後,生活品質是否依然保持?因為疫情,再次得以釐清金錢與自己的關係!

2005年得金鐘最佳連續劇女主角時,許多戲劇演出邀約,令我記憶深刻的一件事是,長壽劇找上門。這意味著不用一直換劇組就可以保證收入,況且當時熱呼呼的身分,肯定待遇好。與劇組、導演相談甚歡,一覺醒來,心中不安覺得不妥,打電話婉拒了長壽劇。(算一算好大一筆錢呀!)我也曾經一個月只在自己的床上睡過三次,看到床是驚喜的大喊:「床,我回來了!」身體在不同旅店休息,人生在不同角色流轉,日子於各個劇組當中。那時唯一休息就是與朋友大吃好料,放假逛街買買買,才能平衡沒有生活的自己,直到2014年與朋友一起旅遊北歐。

朋友得知北歐旅行,第一反應是:去工作嗎?我心中頓時感覺不妙:為什麼朋友的反應都以為我是去工作,而不是去玩耍?

失衡的日子,我很有意識的要平衡回來。

疫情讓我有更多時間大量地與自己在一起,我心中不驚也不慌。

不再將有大量工作與顯現自己的價值畫上等號!

終於明白書上寫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此時,這是多麼好的驗證呀!其實,要出離對工作「上癮症」不是很容易明白的,但這時的疫情,這份明白是多麼的支持著自己目前的處境呀!以前的投資自己,學習各種知識真的有用!喜歡自己看見曾經看似無用的付出與學習,陪伴自己的能力也是需要練習的。

我曾經從欠債、還清的爛泥中走過,我可以在第三人生當口豐盛,因而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豐盛的!

《這輩子,演得最好的是自己》 圖/聯經出版

《這輩子,演得最好的是自己》 圖/聯經出版

本文摘自《這輩子,演得最好的是自己》,聯經出版

│王琄:這輩子,演得最好的是自己!

延伸閱讀

王琄 :每天睡到飽、吃下午茶,我卻不享受也不快樂。人生第三幕找出半百價值

「幫孩子理財」股票、基金、保險,怎麼挑最好?

不工作就覺得自己沒價值?王琄:我也是練習許久才能穿梭自如...

沒有子女依靠怎麼辦?為「不健康的自己」 提前規劃!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FB留言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