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並不是堅持自己一直都是怎樣的人,而是一個人有所成長,也透過自身的經歷變得更有智慧。《個性:不只成為自己,更要超越自己》精彩試閱:
老年人的性格會越變越好
在研究中發現,老年人並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樣變得更褊狹、更固執。
相反地,他們甚至會變得更具親和力,也就是開朗、信任、仁慈與謙虛,只有非常少數的老人會符合「脾氣暴躁」的既定形象。茱莉.史派西特表示:「如果我們把一組年輕人和一組老年人拿來比較,甚至會發現,相較於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老年人普遍更寬容且更樂於助人。」
當史派西特首次獲知這些結論時,還是位年輕的研究員,面對這樣的資訊她簡直難以置信。不單只是在此項調查中,高齡者普遍呈現出的溫和特質,與「脾氣暴躁的老人」這種眾所周知的刻板印象相矛盾,更因為截至當時為止,世人都普遍認為,人的個性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越趨穩定,老年人當然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她表示:「這也是為何長久以來沒有人仔細研究老年族群的原因。」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就連猿猴的性格,也都存在著類似人類老後的趨勢。
我們之所以會以為年輕人較具可變性,或許也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正面臨更強的變化與影響,而且還常須肩負不熟悉的任務。他們不斷結識新朋友;每隔幾年就會進入新的人生階段,從幼兒園到小學,接著再到中學等;他們一直在建立各種新關係,包括朋友、戀人或伴侶等等。
誠如心理學 家維比克.布萊多恩(Wiebke Bleidorn)所指出,這些過程與歷練形塑了年輕人。她比較多個國家的人民後發現:在人們較晚扮演成人角色及肩負責任的地方,也就是普遍較晚婚或開始接受職業培訓的地方,那裡的年輕人較願意、且能長期接受新經驗與新事物。
老後人生並不悲苦
人會藉由完成人生中的種種課題而變得成熟,也因此特別是在老年時期,主動的改變尤為重要。距離預期的死亡越近,人們或許越想探究,自己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並找到答案。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老年人會更敏感、更不穩定,或是因為身心狀態走下坡而顯得更神經質。雖然長期以來,無論在學術界或是在一般民眾心目中,普遍都抱持著上述想法,但哥特堡大學的學者藉由研究推翻了這種偏見。
他們針對瑞典一項長期研究雙胞胎的數據資料進行了分析。該項研究的四百零八位受訪者,在參與時是介於八十到九十八歲的高齡男女。在為期長達六年的時間裡,他們在各自的住處分別被探訪四次,研究人員會詢問他們目前的健康狀況、如何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等問題,並完成一份性格測驗。
所獲得的結果顯示:雖然老人們患病的比例較高,可是他們絕不會較緊張或心理不穩定。大多數的高齡者顯然都很樂在生活,雖然他們會隨著年事漸高而變得比較內向。
不過,唯有在他們變得重聽的情況下,才會影響健康狀況。聽力良好的老年人,無論他們的身體狀況如何,都會較為關注自己的內心狀態,對於與外界接觸的興趣則相對較小。
主動改變,就能掌控人生
可以確定的是,直到三十歲之前,在我們的性格上都會產生許多的變化。一旦投入職場、與某人共結連理,或是為人父母必須以身作則,我們往往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傾向於保持安穩不變,直到一段穩定的時期過後,我們才會願意改變或樂於改變。史派西特表示:「這時才會發生能與甫成年時相提並論的改變。」
可是,之後到底要到幾歲,才會再度產生改變?為何有些人會早在四十歲時,而另一些人則要等到五十、六十或七十歲時,才會走上新的人生道路?相較於一個人的實際年齡,更重要的是他所感覺的自身年齡,又或者是他感覺到的剩餘人生。
這個「倒數的年紀」為人們賦予了新的任務:到了這個年紀,他們還想做些什麼,又想要有何突破。
我們一次又一次適應人生中的挑戰。譬如,當我們追求某個目標時,自身的境況也會因此轉變,此時某些人格特質或許對我們會變得更重要,或許會讓我們感覺自己很不錯,也或許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通常,我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這些特質,心理學家稱此為「適應機制」。
不過這也意味著,藉由做出合宜的決定,主動讓自己處於正確的境況,同樣能影響我們的個性。舉例來說,我們可以特意讓自己面對某些新的挑戰,像是出國旅遊、躲到某個你未曾去過且人跡罕至的地方享受幽靜,或是學習新的語言,而非只是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追劇。
此舉能夠訓練一個人的開放性與外向性,特別是在退休後(當然並非只有這個時期),我們可以藉由刻意建立社交圈,與外界保持接觸,讓心態不僵化。我們也可以做做猜謎遊戲等動腦思考、積極參與政策或意見辯論、從事社交活動,或是學習一直想要演奏的某種樂器,儘管我們的手指靈活度早已大不如前。
老年人還可以利用人格心理學的新知,發揮自身的發展潛能,藉以妥善應對老年後常會面臨的重大變化與挑戰。維納.格列佛表示:「就算隔天我們即將逝去,還是可以學些新東西,讓自己更進步。」
本文摘自《個性:不只成為自己,更要超越自己》,時報出版 2021/09/07出版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