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鼠蹊部腫塊竟是疝氣!嚴重恐惡化為腹膜炎

部分疝氣患者會出現疼痛,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等腸道阻塞症狀。 圖/freepik
部分疝氣患者會出現疼痛,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等腸道阻塞症狀。 圖/freepik

一名50多歲建築工人半年前突然發現右側鼠蹊部有微微突出的腫塊 ,躺下休息就縮回去,因沒有其他不舒服症狀,不以為意,直到近期腫塊凸起逐漸變大,還有疼痛症狀,就醫才檢出罹患疝氣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俊銘說,疝氣是一種腹壁結構上的缺損,腹內臟器會經由腹壁上的弱點突出,造成間歇性腫脹,甚或伴隨疼痛。這名建築工人就醫時表示,腫塊時大時小,只要工作或腹部用力時,腫塊就突出更明顯,放鬆時則會變小或縮回。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俊銘說,疝氣依發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稱呼,腹股溝...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俊銘說,疝氣依發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稱呼,腹股溝疝氣是一般最常見類型。 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黃俊銘說,部分疝氣患者會出現疼痛,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等腸道阻塞症狀,若放任不管,腹內臟器可能經由腹壁缺損突出「卡」在腹壁缺損處,無法自行復位,進而造成腸道阻塞,長時間壓迫下,腸道血液循環不佳,會造成腸道壞死,嚴重者會惡化為腹膜炎,小病拖成大病。

疝氣依發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稱呼,黃俊銘說,像發生在肚臍就稱為臍疝氣,發生在大腿與腹部相接處稱為股疝氣,這名建築工人發生在鼠蹊部位的則是腹股溝疝氣,也是一般最常見的類型。

他提醒,因老化,腹股溝底部腹壁變得薄弱,加上肥胖 、久站、慢性便秘、長期咳嗽、突然提重物等動作,都會導致腹內壓力增加,增加腹股溝疝氣發生的風險。

治療上,他建議患者可選擇傳統手術,或以內視鏡方式修補,這名建築工人便是透過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術後恢復時間短,幾乎沒有異物感,休養一周後便返回工作崗位。

更多新聞報導

保健 黃寅 疝氣 腫塊 肥胖 便祕

確診後記憶變差?腦霧還是失智一表立刻懂

夏日限定小菜「嫩薑」 酸爽微辣開胃解膩

延伸閱讀

吃巧克力容易變胖?學會挑選「三要訣」抗發炎還能改善心情!

防疫吃什麼?醫師公開:攝取「8大營養」提升免疫力!

康復容易引發腦霧、胸悶!六招改善「長新冠」後遺症

如何改善失眠?醫師9招教你打造「秒睡體質」

相關文章

成人能戴角膜塑型片?醫點名「這度數」以下最適合但有1大風險

雙效疫苗現身?研究顯示:打帶狀皰疹疫苗預防皮蛇,還可降低失智風險

2025新冠病毒大變身!只看發燒喉嚨痛不準?最新5症狀、預防方式曝光

注意!「這樣炒菜」恐致癌!多做1動作:全家安心吃

成人健檢和老人健檢差在哪?醫提醒「不是做越多越好」嘆1迷思很多人誤會

拜登罹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骼」醫揭1恐怖因素:對攝護腺是雙重威脅

熱門文章

有福了!9縣市打「帶狀皰疹疫苗」有補助or免費:預約、申請懶人包

冷氣不涼、有異味?師傅教你「DIY冷氣清洗」4步驟 省錢又省時

小三扶正遭報應式出軌!丈夫外遇冷回「你當初也是這樣」讓她心碎離婚

90%媽媽都煮錯!氣炸鍋「這樣用」恐吃下致癌物:菜成毒湯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