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擔心退休金提早花光?壽險「保單活化」將死錢活用!

圖/freepik
圖/freepik

你是否有充裕的壽險 ,眼前的退休生活卻資金不足?許多人30多歲時買了終身壽險,好不容易到了50多歲時繳清保險費,沒想到這時候風險卻開始轉換,從照顧家人優先的「死亡風險」,轉變成照顧自己更迫切的「長壽風險」。

《橘世代》【理財攻略】提醒,若擔心老後的醫療保障不足或退休金不夠用,可善用壽險「保單活化 」功能,可利用4個問題提前檢視。

「我們國人在規劃風險的時候通常有一個問題,非常低估長壽風險的規劃。」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彭金隆指出,年輕時買的保險,主要是為了對付「死亡風險」,也就是當自己發生意外時,可以留一筆錢照顧家人;但是人生到了下半場,照顧家人的責任減輕、照顧自己的需求增加,導致「死亡風險」的保障過剩,「長壽風險」的保障卻反而不足。

50歲後,終身壽險顯得不合時宜

必須認識的「保單選擇權」

終身壽險保單的主要特徵是,這筆保險金要等生命終了時才能領,而且領到的人不是自己,而是身故受益人,目的是萬一自己發生意外,保障受益人能有一筆錢安穩過生活。然而,到了50歲之後,小孩已經長大、貸款也已繳清,那筆保險金的目的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己老後照顧需求增加,這張保單便顯得不合時宜。

面對這樣風險轉換,可以利用保單的「選擇權」。彭金隆表示,保費繳清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的責任確定,只是給付的時間不確定,因此保險公司通常會提供保戶一些選擇的權利。例如,早期壽險保單會有「生命尊嚴附加條款」,就是讓保戶在生命終了的前半年,可以提前把錢拿出來使用,或者有的保單可以將部分保額轉換成醫療險,更能彈性照顧保戶需求。

壽險活化更多用途 長照、年金有保障

針對這問題,金管會保險局在2014年8月正式開辦「保單活化」,保戶可以把原本要留下來照顧家人的終身壽險,轉換為自己生前可運用的「年金險」、「醫療險」和「長照險」,如此一來,便將長壽生活可能導致的資金缺口,包括退休後的生活費、生病時的醫療照顧、失能後的長照費用,轉嫁給保險公司。

這是一種功能性的轉換,也就是從「他益型」的保單,轉變成「自益型」的保單。彭金隆提醒,保單活化有一個前提:這張保單的保障對你來講已經不符合時宜,而且你的階段性責任都已經了結。

什麼人適合做保單活化呢?4個問題簡單判斷

1.你手頭上有沒有繳費完畢的終身壽險

2.你的小孩是否已經長大

3.你是否沒有什麼負債

4.你是否擔心退休生活錢不夠用

如果以上4個問題,你的回答都是「是」,便代表早期買的壽險保單對你來說很可能只能錦上添花,而沒有辦法雪中送炭了,你可以考慮是否要將保單活化使用。想看更多保單活化的內容,請見《橘世代》【理財攻略】

壽險變現金的保單活化術

更多新聞報導

壽險 保險規劃 保單活化

以房養老 2件事不能忽略

想靠「以房養老」換生活費?2大風險要留意!

相關文章

50歲還能買保險?中高齡保險規劃4大重點必看,退休養老一起顧

老後「不健康餘命」超過6年!照護費用破百萬,長照資源、長照險如何搭配?

保險不是買了就沒事!很多人忽略「這1事」麻煩大了

乳癌治療「少做1事」錯過24萬補助!勞保失能給付標準、申請流程一次看

月領5萬靠這招!「勞保年金王」激增原因曝光,養老不缺錢

退休後健保「必須依附子女」她疑惑:想當個自主老人不行嗎?

熱門文章

眼科醫師都不做近視雷射?背後5大真相近視族必知

從頭髮看出你的壽命!醫揭「1線索」:全身細胞都老化

桃機隱藏貴賓室,0元就能享受!2025桃機貴賓室懶人包,出國別錯過

隔夜飯會致癌嗎?營養師揭:「這2種食物」要注意

udn討論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