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失能險、重大傷病險、醫療實支-調整重點整理!

基本的姓名、聯絡電話、住址....等資料外,職業若有變更也要一併通知保險公司,這都會影響到日後理賠及其它重要權益。 圖/pexels
基本的姓名、聯絡電話、住址....等資料外,職業若有變更也要一併通知保險公司,這都會影響到日後理賠及其它重要權益。 圖/pexels

這幾年,以失能險為主,對保戶過於有利的保障內容,不斷增加保險公司損失率,也帶給再保公司龐大壓力,造成每年都會有熱銷保單變動或下架的狀況。不過,也許是失能險新聞聲量較大,有兩類型目前網路上頗受歡迎的保單,未來也一樣會有調整的趨勢,卻較少人注意到。

失能險、重大傷病險、醫療實支,未來變化在哪裡?

除了失能險外,對應健保重大傷病卡的「重大傷病險」和網路上最多人推崇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都可能會有些微調整,關於變動內容可看以下簡易表格:

險種或保單類型未來可能調整重點
失能險、失能扶助險1、終身型、長年期、保證給付、歲滿期的保單可能變動或保費調漲

2、商品逐漸稀少、選擇變少

3、核保更加嚴格,如有體況恐不易投保

4、保證給付更難見到
重大傷病險1、可能新增理賠依據:例如病歷摘要或診斷書

2、保費可能調漲
實支實付醫療險1、保費可能調漲
理賠申請可使用副本收據理賠

全盤規畫最重要、別病急亂投醫

關於未來保單調整變動的事,最近網路上相關話題頗多,但大家可別一聽到風聲,就馬上被影響,匆促間亂規劃,或是病急亂投醫,否則可能更浪費錢還無法解決問題。這時最重要的,應該是多諮詢專業人士,從全盤角度來檢視自身已有的保單以及弄清楚還缺少什麼保障。在此舉幾個具體能做的事,例如:

1、上買保險或各網路社團問專業人士或業務員:網路資訊發達、許多社群上都可自由交流,到社團發問是一個可以短時間內獲得許多答案的辦法。但缺點是較耗時間心力、會收到頗多私訊,而且保戶也很難從繁複又片面的訊息裡,選出最好的答案。

2、諮詢你自己的業務員:如果自己本來就很信任身邊的業務員,針對這陣子的風波和往後的規畫問題,都可直接詢問。但也可能會有回答立場偏頗的隱憂,同時接收不到其它客觀意見。

直接來做【保單健診】:「保單健診 」可以說是這次風波裡,最該優先做的事。保戶能利用工具獲取較全面、客觀的分析報告,且在報告出爐後,還可針對新聞風波和自身報告書做深度諮詢。

推薦必做保單健診的3大理由!

理由一:能了解自己缺乏什麼保障和擁有什麼保障

保單健診絕非推銷!除了透過分析工具來了解自己缺乏什麼外,更能明白自身已經擁有了什麼保障?相關額度又是多少?隨時在心中建立概念,才不會在面對業務員刻意的推銷時,一時心動就全盤買單。反之,透過健診整理出各項保障數值,才能讓之後花出去的每分錢都不浪費,徹底解決問題。

理由二:深度諮詢醫療與保險市場脈動,全程無人情壓力

保單健診並非只是單純的數據檢視,更可貴的是,在獲得報告後,可找專業人士針對報告內容或是目前的業界新聞、商品變動消息、醫療趨勢等,一對一深度諮詢、討論,且因為不是自己的業務員,無需顧慮「純諮詢、沒消費」的人情壓力。

理由三:確認投保資料,避免保障權益受損

最後一個好處是,大家手邊的保單往往堆積許久從未檢查,導致一些會影響權益的重要資料,該更新卻沒更新。像是基本的姓名、聯絡電話、住址....等資料外,職業若有變更也要一併通知保險公司,這都會影響到日後理賠及其它重要權益。

藉著這次機會做個保單健診,讓自己與家人的保障,不再有潛藏的裂縫存在,才是這陣子最重要的省思啊!

本文轉載自《買保險》

更多新聞報導

保險規劃 理財專員 醫療險 保單健診

【單身防老攻略】提早規劃兩保單,才能安心享退休

政府助45+找工作-「中高齡就業促進法」明天上路

延伸閱讀

【單身防老攻略】提早規劃兩保單,才能安心享退休

老後風險 這2種保單一定要有

退休當自強 善用保險創造現金流

失能險保障影響一生!專家:投保時一定要問清楚這5件事

相關文章

省小錢卻賠了500倍!忽略「住宅火險」遇火災恐背百萬債務

把儲蓄險還本金留給孩子,擔心被課贈與稅?2節稅方法必知

看身心科、有精神疾病能買保險嗎?3方法降低「拒保率」

強制險理賠範圍解析!「3種費用」很多人不知道可申請,附9大QA

非健保費用自己扛?標靶藥、微創手術「實支實付險」理賠攻略

家族有失智病史,晚年誰來照顧我?專家揭密1保險必備

熱門文章

怎麼減都沒效?中年發福全因「脂肪在吵架」醫曝最新減重趨勢

常頭痛是警訊!「癌王」肺癌容易轉移,5部位不適速就醫

這樣睡超傷身!「睡錯姿勢」當心傷脊椎、得青光眼

90%的人都做錯!浴室濕氣重「開窗or開換氣扇」,專家建議這樣做

udn討論區

loading...